E30:主流观念正在悄然改变…
关于房地产的总体走势,在《A311:要理解住房不炒的真正含义!》中已经做了提纲携领的阐述。自己好好读一下,在此不再复述。另外《A443:能不工作,尽量别去工作!》描述了《A311:要理解住房不炒的真正含义!》这种政策成型的缘由。疫情带来的红利正在逐渐失去优势,所以,在《A452:房地产的政策将会松动!》中预言了下半年会微调金融政策。没想到降准来的这么早,可见文中所阐述的形势变化之快!
任何一种社会治理的政策都是为了解决当下最核心的问题,任何一种主流思潮的引导,本质上依然是为了解决人的求存行为积压而成的社会问题。市场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打土豪分田地既是一种主流思潮,也代表着一种社会治理政策的主张——在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最主要的财富形式,土地集中在土豪们手中,因此,鼓动着不占据社会财富的人群以抢劫的方式从土豪们手中去获取社会财富,是人获取资源的两种主要形式的一种:抢劫。因此,在那个周期中,主流的思潮和社会政策都会围绕这种方式而展开。所有的抢劫行为都伴随着斗争和死亡,因为没有人会白白让别人抢劫,肯定会拼命守护自己的财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种生存竞争的现实写照。阶级斗争和救亡图存都是覆盖其上的旗帜,本质都指向一点:以抢劫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只有职业强盗才会抢劫完了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因为这不是长久之计,彼此相互抢劫的结果只会导致百业凋零,越来越难以为继。所有打破原有秩序的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建立新的秩序。千百年来的治乱循环恰源于此。
当一个社会全是文盲和农民的时候,它就只能发展农业。哪怕是一个家庭也是如此。然而,千百年来,农业的产出不仅周期长,风险高,而且非常有限。读过《E10:升级所需的密度!》的人应该明白:当一个社会的机械密度和信息密度都非常低下的时候,就只能增加人口密度。所以,父母那一代人被鼓励多生,因为人多力量大。一个基础薄弱的社会,无论是启动工业化,还是发展农业,不需要前提条件就能获得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直到今天,农村的底层人们都有多生孩子的本能冲动,因为养活的成本很低,很多一个孩子多一份劳动力,也多一份延续和突变的可能。在上古时代,人类各文明都不约而同的存在生殖崇拜——在人类处于极度弱小的阶段,大量的生育是人应对灾难的唯一方法。
社会的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在机械密度不够的时候,需要将人大量的组织起来,以提高综合效率。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才会滋生出妇女能顶半边天,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主流思潮。那个时代的女性都是以朴素和节俭为美。任何一种主流思潮对人群的引导都是为了达到它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与那个阶段最主要的社会问题息息相关。
朴素、勤俭、妇女能顶半边天,所有的这些浮在表面的东西,都在引导着这个社会的主流群体,将消耗减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将社会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这也是共和国前期创造各种奇迹的源头,然而,任何东西都存在极限!要突破极限必须要增加机械密度,继而增加信息密度。要开拓更高级的产业,大规模提高人员的素养。否则,在最大限度压榨了组织度的极限之后,不管再怎么引导都只会形成内卷,滋生惰性和敷衍。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交换。人类获取资源的两种核心方式是抢劫和交换。为什么拥有了原子弹和卫星并完成了社会的重工业化建设之后才改革开放。因为交换需要自己有东西。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虽然宣称要互惠互利,结果却是——经过二战不断扩大产能,造成产能极度过剩的美国单方面的向中国倾销他们的产品,让好不容易熬过了8年抗日艰苦岁月的中国民族企业大面积破产,大量的城市居民失业,从而让以大城市为根基的国民政府的财政彻底崩溃,民众急剧左转!从整个社会缩小到个体也是如此:一个赤贫家庭中的成员更愿意学习空手套白狼的捷径和无本万利的抢劫技巧。你让他学习做生意,或者好好读书,通过自己的知识去换取财富。他不会有这样的耐心,现实的生存条件也不允许。什么样的人愿意学习交换的技巧呢?当然是有一点资源的人!
多劳多得,勤劳致富,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类似的新思潮开始替代原有的观念变成社会的主流。穿着喇叭裤的女青年开始替代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旧风尚并成为新时代的时尚标杆。社会的产业在完成重工业的布局之后,就如同成长中的儿童已经长出了青年的骨架,接下来是增加肌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消费类轻工业开始成为下一阶段布局的重点。沿海地区蓬勃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让多劳多得,勤劳致富,追求更美好的物质生活的观念,在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身上变成了现实。因此,它越发的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观念,引导着更多的人竞相跟随。从匮乏中走出来的人对匮乏的憎恨是未曾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的。在这一点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为突出。即便是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期,女性虽然被鼓动着像男性一样工作和劳动,但是,她们并不能支配财富,也没有自主权。反而是沿海地区大力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一次让女性能够脱离男性独立生存,她们不仅拥有了支付财富的自主权,还拥有了支配自己人生的自主权!
当然了,它也为今天的另一个社会问题埋下了隐患。那就是拥有了支配权的女性,再也不愿意回到她们出生的环境之中,宁可淤积在大城市里漂泊,也不再屈服。随着轻工业的发展和重工业趋于稳定,底层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开始发生改变。底层女性不仅拥有了看不起底层男性的眼光,也逐渐拥有了看不上底层男性的收入和品味。所以,这些淤积在大城市的女性成了今天婚恋市场中内卷的主力军。因为能与她们的眼光和品味相匹配的男性群体不仅与她们比起来人数稀少,而且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现实。
绝大多数人是从众和盲目的,对人和事的认识基本上都浮于表面。喜怒随心,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更重要的是,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怪罪于身边能够触及到的人。事实上,包括你的观念和行为在内,许许多多看似自主判断和自己决定的事,都源于悄无声息中被时代潮流的波涛涌动裹挟着往前走。谁都知道要避开浅滩和漩涡,谁都知道要顺势而为。那么,浅滩和漩涡在何处?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势因何而形成,起来的轨迹又在哪呢?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每天都在忙着踩坑和填坑,要么就在与各种各样的自我消耗做斗争。哪里还顾得上搞清楚自己置身何处,正在被东南西北中的哪一股势能推着走?
通篇都是对《E29:一眼看到底!》中某一段原理的科普性解释,举了一些现实中的例子,便于社会经验和理解能力都不够的人能够充分理解《E29:一眼看到底!》中的原理。农民曾经是社会治理成本的主要分摊者。曾经社会的主流观念、审美和心理都以农民为模板。农业税能够彻底免掉是因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这个群体变得逐渐无关紧要,而且变成了需要被反向补贴的对象。所以主流电视剧中的农民形象开始由勤劳朴实,忍辱负重,变成狭隘、自私、恶毒、道德捆绑和索取无度——任何主流观念的转变都存在更深层次的牵引力。在这个新周期,社会治理成本的主要承担者开始转向另外一个群体,一切都会围绕他们展开——有些事不能说的太细,否则就发不出去了。此时此刻想起杨修的一句话特别应景:丞相非在梦中,君实在梦中耳!去认真读下面三篇:
研习《结构学》,加入觉悟社:付费和不公开内容都有,每天20块,下注挣回来,下注标的获取需满足条件及时查看更新。找入口去公众号发消息:觉悟社
获取《结构学》发消息:觉悟社